抗美援朝战场上,成建制最先装备苏制喀秋莎火箭炮的是炮兵第师,该师是由四野第军的第师改编而来的,他们装备的喀秋莎有多厉害呢?步兵战士们喜欢和尊重的不行,根据志司后勤司令员洪学智的回忆,炮师的车牌号前两个数字为“”,在行军和道路拥挤时,其他部队兹要看见的车牌号一律让路,可见喀秋莎的威力和战士们对它的喜爱程度。那么喀秋莎火箭炮到底为什么威力十足呢?其实最重要的是火箭弹的集中齐射,以苏军正式定型的BM-火箭炮为例,每门炮都有条发射滑轨,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毫米的火箭弹枚。这种齐射方式是很恐怖的,比如苏军最早装备喀秋莎的那个独立火箭炮连,只配备了七门炮,但是却可以瞬间一次性倾泻出枚火箭弹!你明白什么意思了吗?要专业点理解。因为该型火箭弹的口径已经高达毫米,也就是威力要超过了毫米榴弹炮(二战期间毫米榴炮没有普及,有一些毫米的重型榴弹炮),战斗部的TNT杀伤力介乎于毫米和毫米的重炮之间。而一个重型榴炮团一般也就装备门炮,一次齐射可以打出枚大口径炮弹,简单换算一下就知道,一个喀秋莎炮兵连的一次齐射,火力倾泻顶得上五个重炮团,这是什么概念?所以喀秋莎的优势不在于火力的持久性,而是体现在一次性齐射的打击力度和轰击密度,假使攻击某一固定区域的目标,一个喀秋莎炮团的门炮齐射的话,瞬间就可以把枚大口径火箭弹同时砸到敌人头上。而如果换成是一个同样装备门炮的重榴炮团,则需要次齐射才可以,差距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:攻击目标必然一次性遭到饱和轰炸,根本没有喘气的机会和躲避的时间,直接炸烂了。正因为如此,喀秋莎的打击手段主要是“急袭”,也就是在敌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,在短时间内倾泻巨大的火力,让敌人根本来不及防炮和隐藏,所以损失必然惨重。比如年月初,炮兵师所属第团,奉命配合位于朝鲜战场中线的志愿军军作战,目标是收复添木洞敌占山头,这也是志愿军炮兵的喀秋莎火箭炮首次成建制投入实战。前面说了,若想让火箭炮发挥最佳的效果,那就必须是火力急袭,于是炮团采用了“引蛇出洞”的战法,就是喀秋莎炮兵分队提前抵达发射阵地,预先装好火箭弹、标定好射击诸元。战斗打响后,第军步兵部队动用轻重机枪、迫击炮、步兵炮等先期向美军阵地开火,而后再吹响冲锋号,让美军以为军发动了大规模步兵进攻,于是纷纷从从工事中钻出来进入阵地。此时,严阵以待的团“喀秋莎”火箭炮实施了齐射,当场炸死美军余人,使敌人完全丧失了防御能力,军部队由此一举夺回添木洞阵地,至此,“喀秋莎”火箭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崭露头角。这个战例其实也说明了两个问题,第一是喀秋莎的威力确实名不虚传,第二则是,火箭弹爆炸时的杀伤方式,其实与普通炮弹大同小异,在战壕或者工事里面防炮,仍然是有一定效果的,否则干吗把美军调出来打?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,喀秋莎火箭炮也是这么用的,战至年月中旬,炮师团已经兼程到达前线,被配属给参战的第军统一指挥。月日下午时分,军首先集中全军及配属炮兵的门火炮实施炮火准备,炸上分钟后炮火向敌后方延伸。此时在地堡和工事里躲避弹雨的美军跌跌撞撞地钻出来,准备抗击军步兵的冲锋,这跟添木洞战斗如出一辙。就在此时,炮团突然实施齐射,无数拖着红色尾巴的火箭弹,带着呼啸声掠空而过,整个上甘岭上空的云层被映得通红,整整两轮齐射,门喀秋莎发射的火箭弹炸成一片火海,全部倾泻到美韩军阵地上,从进入阵地到打完转移,炮团前后仅仅用了分钟。而美韩军绝大部分防御工事被摧毁,步兵也伤亡极其惨重,早已提前进入攻击位置的军步兵部队,在坚持在坑道里部队的配合下趁机发动进攻,顺利收复表面阵地。对于炮兵第师喀秋莎火箭炮发挥的巨大作用,洪学智将军曾有过这样的描述:“晚上时,炮师准时发射,炮火形成无数道火光,像呜呜地刮大风似的飞向敌人阵地,红透了半边天,几平方公里的敌人阵地全部覆盖,敌人阵地迅速燃烧起来了。我们的喀秋莎火箭炮师又连着打了两个齐放,这时其他炮也还在打着。打完后,敌人的阵地燃烧成一片火海,地上腾起的烟尘也是红的,天上翻滚的云彩也是红的”。在遭遇火箭炮急袭时,步兵阵地的惨象肯定要高于被其他火炮打击的情况,主要是一次齐射的火力密度太大,假如是一个喀秋莎炮团火力覆盖一个山头的话,枚火箭弹足可以让这个阵地在一瞬间没有安全的地方,普通的土木工事基本没什么作用了,挨上一枚里面的敌人非死即伤。而如果是一个重炮团同样实施打击,必须得不间断轰上个到分钟左右,敌人是有时间隐蔽或者干脆撤出阵地的。(美军阵地)之前撰文提到过年月库尔斯克会战的打响之日,当时已经掌握德军准确进攻时间的朱可夫,曾经命令三个方面军所属炮兵提前进行了“炮火反准备”以破坏敌人的进攻,其中就包括上千门喀秋莎火箭炮(斯大林格勒会战是门)。但是战后查明,炮火反准备的效果一般,主要就是因为时间掌握的不好,炮击时间过早。因为此时大部分德军还在工事和掩蔽部中没有出来,意外躲过了猛烈的炮火急袭,所以说,猫进比较完备的战壕或者工事里,肯定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逃过喀秋莎的打击的。也别高兴的太早,注意喀秋莎还具备抵近平射功能!苏军在柏林战役、布达佩斯战役中就这么干过,为了摧毁德军的街垒、工事和据守的楼房,苏军近卫火箭炮兵用枕木将发射器垫起来,使火箭弹形成近距离平射,威力甚至超过了单一的加农炮,将许多德军筑垒区域完全夷为平地。这个时候,别说躲进战壕了,就是藏身钢筋混凝土的碉堡,也难逃被撕碎的噩运,因为火箭弹一来就是一片,几乎没有火力死角。如果是在没有野战工事的部队集结地,一旦遭遇到喀秋莎的火力急袭,那可就是地狱般的惨烈了,前一段看过俄罗斯二战电影《最后的前线》,秘密赶来的苏军火箭炮兵,对德军的宿营地突然发起攻击,整个宿营地瞬间成为一片火海,坦克、汽车和步兵均遭毁灭性打击,正在附近钓鱼的德军上校基本被吓傻了,稀里糊涂就被两个苏军士兵给抓走了。当然了,喀秋莎火箭炮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,第一是精准度不高,不适合于准确打击,所以单炮游动、单炮冷炮射击意义不大,指不定歪到哪里去;第二是火箭弹安装比较费时,第二轮齐射怎么也得准备分钟上下,所以火力的连续性不好;第三是火箭弹尾翼燃烧的轨迹太明显,敌人根据弹道很容易判断出火箭炮阵地的方向和位置,战场生存率不高。所以在二战乃至于抗美援朝战场上,喀秋莎的战法原则是“打了就跑”,最多两轮齐射后,发动汽车或者载重车,立即撤出阵地,以免遭到敌人炮火或者航空兵的报复。(德国兵在研究喀秋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