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打乱了一切,包括我们喜欢的马拉松。
疫情有所缓和之后,线上跑暂时代替了线下跑,成为主流。
当疫情又缓和一些之后,一些线下短程路跑比赛会陆续展开。但短期内,如半程马拉松、马拉松等项目可能还一时无法正常举办。
为疫情设置一个终止线吧,大概要等到全世界人民全民免疫,或有疫苗出来,为全世界人民都接种上。全民免疫将是一个漫长的时间;疫苗的出现并没有准确的时间表,何况如果病毒变异,疫苗要追着病毒变异深入研制,则对疫苗的指望也要打折扣。如果一种疫苗不能解决全部问题,则疫苗终止病毒也不会是一个短时间。
于是,随着疫情趋缓,可能会出现线上跑和线下跑两条线并存的现象。这种现象也许会长期存在。
只要还有疫情,就始终会存在线上跑。相对安全嘛!线上跑比赛会是一个常态化的路跑形式。
没有线下跑,以线上跑缓解一下“马拉松饥渴”,聊胜于无。它解决不了马拉松的根本问题:精神上的(体育精神的熏染、大型体育活动仪式感、体育成绩的认可等)、经济上的(城市经济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、体育运动部门的经济收益等)……。
这时,就有必要认真对待线上跑了,怎么样让线上跑负有部分线下跑的功能。最主要的如:让成绩有效。
让成绩有效的办法有两个:一个是技术性解决,谋求一种携带式的技术软件,能够解决暂停、替跑等作弊行为。这一点可能一时难以做到。但可以将这个项目向社会提出来,终究是可以解决的,只要它确实有社会应用的需求。
另一个是机制性解决,如线上跑发起者与在各地组织线上跑的组织者协同合作,使得各地的线上跑成绩认证有效,这个问题就解决了。如北京马拉松发起北京马拉松线上跑,各地组织者组织有控制的线上跑(实际上是线下跑,300人或500人的小规模),将成绩上传北马,北马依各地成绩排序。这样的线上跑可以收报名费,可以设置奖金,可以拉赞助。
组织一场几百人的赛事,成本太高?其实未必。同一条路线,同一班人马,还可以组织下一场上海马拉松线上跑嘛!多场下来,成本不就下来了?
让选手的成绩真实有效,让比赛有收益,让疫情可控,是为原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