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看风景,跑马看世界。每一场马拉松赛都是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,以跑马拉松的方式去丈量未知的城市是我的选择。2020年,是我开启跑步丈量城市的第5年。这几年,我跑过山西,海南,湖北,辽宁,四川以及华东六省,还跑过台湾马祖岛和澳门特别行政区。跑步丈量的城市约30座,获得马拉松奖牌共32块(其中半马26块,全马6块)。
中年的我,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马拉松爱好者。自2016年与长跑结缘以来,已在国内参加32场的马拉松比赛,足迹覆盖过全国近30个城市。在奔跑中,我突破了自我,创造了PB,也收获了健康与快乐。我第一次参加半程马拉松赛是2016年12月25日的福州马拉松赛。我第一次参加全程马拉松赛是2019年1月6日的厦门马拉松赛。
作为马拉松爱好者,我马拉松成绩平平,自称马拉松“佛系跑者”。我个人的最好成绩,半程马拉松成绩1小时52分,于2018年11月25日在绍兴创造;全程马拉松成绩4小时9分,于2019年1月6日在厦门创造。查过中国田径协会2018年初新修订的大众跑者等级评定标准,这两个成绩都让我获得年龄段“一级大众跑者”的称号。
跑马5年,我深刻体会到,马拉松是一个长距离高强度的运动项目。参加马拉松赛,就像参加一场高考,不经过长期系统训练和准备,是无法完成这份试卷的。同时马拉松是一项脚踏实地的运动,临时抱佛脚或投机取巧是毫无用处的。跑者平时跑过的每一公里每一分钟,都能反映到比赛中来,反过来,只要看跑者比赛的状态,就可知道其平时所下的功夫!
提起自己为何要参加马拉松赛,曾经一位跑友说过,没经历过马拉松折磨的男人不是真男人,就想尝试一下。作为跑者,喜欢用马拉松赛,来激励自己常年所坚持的跑步。对于一些跑者来说,日常跑步经常会产生一定的惰性,如果一年不参加几场马拉松,很可能就会逐渐厌跑。报名参赛各地的马拉松赛,的确让我平日所坚持的跑步变得更有动力更有目标。
我喜欢以参赛马拉松为借口,顺道去各地旅游。已经多年坚持跑步的我,每年都会跑多个不同城市的马拉松赛。对我而言,跑马拉松赛的最大目的不一定是追求成绩,而是能够以跑马拉松赛为借口,去全国各地旅游,跑着跑着,全国各地慢慢就都游遍了。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,中国这么大,我想去跑跑,已经成为我跑马拉松赛最大的动力来源。
跑一场马拉松赛,我可以用脚来丈量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。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本土特色,跑者丰富了人文地理知识。与其说跑了100场马拉松,不如说用100种新的视角来认识了这个世界,了解了这座城市。我觉得,只要跑者有足够的好奇心,所参加每一座城市的每一场马拉松赛,都可以收获比一块奖牌多得多的奖赏。
其实每次参赛的马拉松,我都很艰难都很虐,但完赛的感觉又都很爽。迎接挑战,做自己的勇敢者!每一场全程马拉松42.195公里,虽然总是会在30公里后跑崩甚至撞墙,在近乎崩溃的时候,坚持下去到达终点,当我越过终点觉得自己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挑战的时候,那种自己被自己感动的感觉,有着超凡脱俗的人生意义!
参加马拉松赛,就像是人生中追求目标过程的缩影。为了这个目标,将大目标分解为不同时期的小目标。当最终迈过终点线时,原来42.195公里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,此时此刻,我获得超强的成就感,觉得这是超越自己战胜极限最好的证明。这种信心能覆盖到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以前觉得不可能的目标,现在看起来都有了可能。
我还喜欢把参赛马拉松作为精神寄托,暂时脱离现实。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压力,但奔跑时刻心灵放空,那段时间我关心的是自己的心率、配速、步伐和身心的各种反应。这种简单、纯粹,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策略,需要的就是坚持到底。在心里层面上,马拉松已经成为心灵寄托,让我逃离现实,寻求心灵慰藉。
马拉松的路上,让我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独处。跑在路上,一个人孤独但并不寂寞,我始终与自己的呼吸心跳相伴,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与自我的联结。我学会与自己对话,摆脱不喜欢的自己!马拉松赛的过程中,会有观众也会有同伴,但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在跑着,我不断和心里的自己进行沟通,会去反思自己的过去,会渐渐明白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,会慢慢地变得更有方向感,更加自信!
我很享用的一句话:“跑的越远,离心越近”。一个人独自跑步,才能更好地躲掉外界的干扰,在倾听自己的内心时才更清晰。我相信,在不断坚持的马拉松奔跑中,一定会获取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正能量,拓宽自己人生的宽度。如果想挑战自己的极限,那就跑一场马拉松赛吧!马拉松让我找到内心的自己,遇见更好的自己,一个真实的自己。
马拉松全程42.195公里,半程也有21.0975公里,在这个过程中,终点会让人觉得有点遥远,但这也是给自己的一次挑战,可以找到无数个理由放弃,但是只有一种情况能到终点:不给自己任何放弃的理由。马拉松作为精神图腾,我对它有一种朝圣的态度。孤独并充实着,寂寞并成就着,在马拉松这片长跑天地里,我将一直书写着自己的坚持与快乐。
备注:本文照片为2019年8月31日本人在福州乌龙江畔跑步实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