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2009年开始跑“郑开”,便一次次阅读了郑州。说实话,连续多年郑开跑下来,对郑州的印象委实不佳,城市灰头土脸,交通杂乱无序,哪有点省会的风范?说到“郑开”,似乎又与郑州关系不大。不过在那下机下车,领取物料,赛日大早,由摆渡车送出城区,到了郑开大道上,一路东行,跑进开封。又恰恰是开封的志愿者尽善尽美,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早期的郑开,组委会可帮忙预定指定的宾馆,打个电话即可。完赛后派发的刀具、工具令人爱不释手,只要你能带上交通工具,那就是你的了。后来的郑开组委会发放霉迹斑斑的赛后食品,特别是赛后取衣处生乱取不出衣包,终于激怒了我,从此绝交。
不过,仅仅二年级的新生郑马也有独特之处。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,《百家姓》中,有一百多个姓氏源于河南。据说中国的一万多个姓氏,起源于河南的有一千五百个,在当今中国常见的一百个大姓中,源于河南的有七十三个。如此,郑马生生把赛事办成了个百家姓赛事,也算点到文眼了。沿途处处可见各种字体书写的姓氏满目生辉,还招纳了一批姓氏跑者,背着各自姓氏的条旗,很是醒目,引来一些同姓者的近血缘式套近乎。跑完终点处,所有选手可领取一枚各自姓氏的金属芯片,镶嵌在端庄大气的奖牌中间,留下特殊的纪念回忆。凡文化气氛浓厚的赛事,必定是有文化的人办的文化马。
郑马的路线大气凛然,从首届开始,就不吝将赛道引入了二七广场这样的标志性老城区,这和那些羞答答无奈之下才引赛进城的赛事(当然还有至今打死也不进城的天津马)相比,就显出中原人氏的大度了。而在商务新区跑的前半程也相当不错,尽管几所高校莘莘学子们出来捧场的寥寥无几,更别说有组织的啦啦队了。
由于好几年的郑开都在会展领物,对这一带很熟悉,所以特地订了家起跑点附近的宾馆。清早出门下楼,走200米过条马路就是赛道安检门。
赛后第二天,清早离开郑州,天落小雨,狂风大作,骤然降温10多度。不禁倒吸一口凉气:若是昨日如今,岂不折煞人哉?顿时又悟出:水无常形,天无常势,谁能全解明日之遇?照既定轨迹走下去吧,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呗。